后患吐泻不已,先用胃苓一小儿寒热呕吐,或泻青色,余谓脾虚肝木所乘也,用六君、柴胡、升麻治之而愈。古人治法,大率如此。
后因惊搐痰甚,或用镇惊化痰之药,倦怠不食,而泄益甚,先用异功散加木香、钩藤钩四剂而愈。茯苓半夏汤治呕秽,心下坚痞,膈间有水,痰眩惊悸。
若脾胃虚弱者,用五味异功散,虚寒加木香、炮姜。至十六岁,秋初毕姻后,腹痛又作,唇面黯爪甲青,余先君用八味丸补火随愈;服四两许,痛不再作。
疮疹热者耳鼻尖冷。后复感寒,嗽喘益甚,服发表之药,手足并冷,腹胀少食,余谓脾肺俱虚也,用六君子加桔梗、杏仁而愈。
热甚者,黄连解毒汤,轻者导赤散。 余谓脾气虚寒,且夏月伏阴在内也,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而愈。
脾病而用清金之药,则脾寒而胀益增。又一妇人亦服前药,其子吐泻大作。